代放生感应网

放生就是救命,佛子当尽力救命,精进放生

一、重庆适合放生的地方有哪些

1、只要是利益众生的善行佛子们都应该做,但是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,也就是要有重点的行持利生,因为毕竟个人的财力、精力、体力有限,大乘菩萨发心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,虚空尽、烦恼尽、轮回尽,我愿才尽;虚空无尽、烦恼无尽、轮回无尽,我愿永不会尽。这是大乘菩萨发愿,但实际上也要根据自己的力量来行持善法利生。

2、整个世界杀业很大,戾气不小,贪欲炽盛,为了口欲大造杀业。所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集中自身力量做最大的善事——放生。最近身边也发生了一些事情,具体而深刻的体会到放生是功德利益最大的一个事情,超过做任何世间的所有有漏的善行!通过放生放掉执着后,也会增进智慧明白了让自己吃尽苦头的根源是无明,因为不懂佛法才会为杀业所感,往昔所造一切恶行纯属自作自受,很惭愧的忏悔,并精进的进行放生,这就是一个不断反省、不断忏悔、不断放生的善的循环,越来越清净,越清净离证悟就越近一步了。

3、大恩上师在不但自己身体力行的广行佛行放生事业同时,也在也不断地教育弟子们发菩提心去救生、放生、劝人放生,上师也曾不断的说,通过放生皈依的弟子都是善缘深厚的弟子。

4、善信弟子们通过精进放生和其他种种福田事业行为增上善缘,快速消业积福,增加修行成佛的资粮!

5、

释地藏母亲的盲而复明以及最后的无疾而终,再次让闵公闵让和感到了佛法的神奇。他想想自己也是60岁的人了,活了一天少两晌,不知哪天一口气上不来,就过去了。一日,他来到方丈,对释地藏说:“大师,我想请您到山里转一转。”

6、释地藏虽然觉得闵公今天的举止有些奇怪,但还是点头答应了。说实在的,自从离开岩洞搬到化城寺,整日里忙于弘法度生事务,他还真有些怀恋山里的静谧,想念山里的景色。

7、两人出了化城寺,一路有说有笑,向天台峰方向走去。在路过一片山场时,闵让和指着对面的山梁说:“沿着那道山梁一直向上延伸到山顶,内侧的山场都是属于闵家的,而外侧就不是了,那属于邻村胡家。”

8、释地藏没多想便点了点头。翻过一个山头,来到一片开阔的山间谷地。谷地之中,土壤肥沃,是山里最珍贵的、农人最珍视的好庄稼地。水田里忙碌的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,与闵让和、释地藏打招呼。但是,非常明显,只有一部分庄稼汉出于礼貌,在问候闵公的同时顺便问候了一下释地藏,而其他人则对他视而不见,直接对闵公嘘寒问暖,热情地拉家常、说苗情,一脸的巴结。

9、闵公说,他们都是自己家的佃户,他们耕种的这片上好的土地,自然属于闵家。

放生就是救命,佛子当尽力救命,精进放生

10、山腰是一片茂密的树林,树干都有碗口粗细,闵公像抚摸儿孙一样爱抚着一棵棵树木,充满慈祥又充满骄傲地说道:“再等二三十年,这些树木都可以长成栋梁之才,就能派上大用场了。”

二、为什么晚上不能放生乌龟

1、释地藏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。

2、闵让和见状,十分认真严肃地说:“大师,我今天跟您说的山场、土地、树林,你都要放在心里。尤其是地界、范围,您必须记得一清二楚,千万不能搞错。”

3、释地藏笑道:“我又不是您的管家,知道这些有什么用?”

4、闵让和一本正经地说:“老夫把这些东西都捐给化城寺,不就都归你了吗?”

5、释地藏感到很奇怪,问道:“闵公,你怎么会想到将所有的山场、土地布施给化城寺?”

6、闵让和反问:“几年前,你不是说过,将来要在这九华山建几十座寺院?建寺安僧,必须有场地,所以……”

7、释地藏赶紧插话说:“我说的是将来。”

8、“几年前的将来,不就是现在吗?”闵公故意咬文嚼字。

9、释地藏哭笑不得,只好认真解释说:“闵公,那时,我不过是给后世子孙化个缘、作个授记罢了。至于这个机缘何时成熟,是等几十年还是几百年,要看后人的福德缘分。”

10、闵让和却固执地说:“可是,老夫现在就想将所有的山场、土地布施给佛门,一一交代给您。”


参考资料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