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放生感应网

放生念

  所云念经仪轨,须分同众、独建两种。

若同众建,当依日诵中念经起止仪,庶可通途无碍,相互攸宜。至于独建,虽可随人自主,然其念诵次序递次,不成紊乱。

所云放下身心,闭目凝思,念《净法界护身咒[1]》及默想《赞佛偈》礼佛及三菩萨毕。若诵经,则诵《弥陀经》一遍,《往生咒》三遍毕,然后朗念《赞佛偈》毕,即接南无西方西方净土大发慈悲接引导师谢天谢地。即唯念南无谢天谢地,宜盘绕念,或数百声或一千声。终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三菩萨,然后念《发愿文》。文毕念三自回。是为一期起止。若欲多诵经,多持咒者,当另立一诵经时。若一时并行,领先诵经,次诵咒,次赞佛念经,次发愿三回。此决意不容易之序次还。(文钞三编卷一〈复丁福保居士书四〉)

净土圣贤录——宋宗赜比丘往生净土取出色开示

宋 宗赜、母师宗赜。湖北襄阳人,父亲早亡,母亲陈氏,抚育宗赜于舅舅家。年少时修习儒学,汜博通达人间文籍。年两十九岁,星期真州长芦寺的秀禅师落发,深明禅宗心要。

哲宗元祐年间(西元一○八六~一○九三年),方丈长芦寺,驱逐母亲住于方丈室东边的房子,劝母亲剃发还俗,念谢天谢地,前后经七年。母亲临终时毫无疾苦,安稳念经而往生。

宗赜本身以为酬金亲恩的孝心已尽了,是以服从依循庐山莲社的规约,建立“莲华胜会”,普劝僧俗公共,进修西方净国不可名状的妙观。然后专持佛名,回向发愿,盼望可以往生净土。他本身作文章来倡议说:

放生念

‘以念经为有念,以往生为有生,这是一样平常的普遍。以没有念经为无念,以没有求往生为无生,这是被邪见所迷惘。念而无念,生而无生,这是佛法中的第一义谛。

正在真如预期清净对等的终究地步来讲,是不受一尘一垢所染著的,如斯则上无诸佛之可念,下无净土之可生。然而正在佛陀慈悲喜舍轻易教养的事相门来讲,则不可以舍弃任何一种好处众生的善法。

为了皆摄六根,因此有念经三昧,至于到达回归自性的修行法要,则开示了往生净土的直捷秘诀。所以整天念经,而没有违反于无念;炽然地乞求往生,而没有乖离于无生。

是以可以众生取弥陀各自安住本人的本位,而又能相互感到道交;西方东土不通水火,而神志迁往极乐净土。这是公道而弗成质疑的。

故典范云:“若人闻说谢天谢地,执持名号,以致是人临命末时,心没有倒置,即得往生谢天谢地极乐领土。”

如来世尊虽然分“折伏”和“摄受”两门,示现别离居住在腌臜的天下和清净的疆土。然而探讨诸佛圣人的本意,莫非只是以娑婆天下,丘陵坑坎、五趣混居、土石诸山、秽恶布满,如斯浊恶的天下来使人厌离;而以极乐疆土,黄金为地,七宝行树挺拔参天,楼阁宫殿具足七宝,莲华盛开四色交映,这一些美好的地步来使人欣愿罢了吗?

实在是因为,初发心进于佛道的众生,忍力仍未深厚,必需凭仗著净土的人缘,觉得增上提高的助力!

何以故?娑婆天下,释迦牟尼佛已灭度,弥勒佛还没有下生;而极乐领土,谢天谢地今如今说法。娑婆天下,观音、势至,只闻其圣名而无能亲近;而在极乐领土,观音、势至两位圣人,常常可以亲近而为殊胜的善友。

娑婆天下,诸魔竞相鼓起,末路乱所有的建行人;而在极乐疆土,大光亮的地步当中,决意没有魔末路之事。娑婆天下,罪恶的音声处处扰乱,女色妖冶而多欲;极乐疆土,水鸟树林,皆宣妙法,正报清净肃静相好,没有女人苦恶之身。

但凡建行人增上善缘的圆满具足,再也没有如极乐世界那样殊胜的了。然而信根陋劣的人,却恰恰生起疑心诋毁。

我小我私家已经如许思惟议论,此娑婆天下的人,无不讨厌俗家的喧噪懊恼,欣慕清净寺院的舒适清静。是以假如见到有些人舍世俗之家而落发,则会持续地勉励赞叹。

现在娑婆天下的痛苦,何止是俗家的喧噪苦恼罢了;极乐领土的优游欢愉,又岂只是相当于寺院的清净清静罢了呢?所以明知道还俗生活的优闲安闲是美妙的,而却不乐意往生更殊胜的极乐净土,这是第一个使人感应迷惑不解的处所。

在此娑婆天下,跋涉万里艰苦勤苦,远远地寻求善常识,便是为了开辟个性明白心肠,决择正法超脱存亡。

而西方净国谢天谢地,不管色身、心力和庄重净土的功业皆极度殊胜,再加上愿力宏深,只要一听闻到谢天谢地演说的圆顿法音,则全部众生无不明白契悟无生法忍,既然乐意辛劳地参访善常识,而却不乐意往生净土亲见弥陀,这是第二个使人感触困惑不解的处所。

广阔森林僧众云集的道场,是各人乐于亲近安居的处所,而人众较少的道场,人们则不乐意依止亲附。现在西方净土当中,平生补处的等觉菩萨,其数甚多,诸上善人,俱会一处。既然想要亲近森林,而却不欣慕仰视和西方净土的清净大海众俱会一处,这又是第三个使人感应迷惑不解的处所。

这个娑婆天下的众生,最长的寿命不外百岁罢了,而童年蒙昧、年迈时又衰残胡涂,疾病间杂、和昏沉睡眠等等,又占了一大半的时候。

虽然是菩萨,投生正在这个浊恶的天下,仍旧有隔阴之迷,而声闻还另有出胎的昏昧失忆。

那末人平生傍边如斯寸金难比的贵重年华,非常傍边几近消逝了九分,未到不退转的地步时,循环存亡的痛苦,实在使人恐惊寒心。

反之,西方净国众生生者皆是寿命无量,只要一旦托质莲华的花苞,就再也没有殒命的痛苦,与此同时正在修行的路上,相续而没有中断,直捷了当一直到证得无上菩提为止。

所以往生净土就能够取得阿鞞跋致,而成佛的日子,还决议能够指日等候。有些人情愿痛苦流转于娑婆天下,长久破灭的性命,而居然不情愿往生极乐净土,受无量寿命的欢愉,这是第四个使人感触困惑不解的处所。

若是可以位居不退转之地,证得无生法忍的果地,虽然在愿望勾引的境地也没有愿望之心,居住在尘垢当中而不为尘垢染著,有如许的本领,才可以鼓起无缘大慈,运转同体大悲,回进娑婆尘劳,和五浊恶世的众生同事共处而随缘度化。

如是那些对佛法稍有肤浅见闻、有一点简朴的伶俐,或略微取少量的善法相应,便自称永久跳出四生的流转,高升超进十地菩萨的地步,便诽谤呵责极乐净土,而却耽恋沉溺在娑婆五欲的天下当中。

比及殒命时闭起双眼,毫无所得的空自回去,然后宛转飘泊于六道当中,取牛、马等牲畜并肩而卧,或渐渐地步入天堂。不知道本人是什么根器的人,却想要自比于大乘权巧示现的大菩萨,这是第五个使人感触困惑不解的处所。

是以典范说:“该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”那末若是不信任诸佛真心真意的劝戒言语,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净土,这岂不是迷惘倒置吗?若是能信任诸佛老实之言而求生净土,则三界的捆扎不克不及拘谨,天下的成住坏空还不克不及损害,永辞人世的八苦,没有天上的五衰。

西方净国还没有恶道之名,况且有实。谢天谢地只有开示一乘终究之义理,决议没有三乘的教法。归依自性一体三宝,刹那之间遍至十方奉事如来,一旦亲蒙佛光照触身体,万千的尘惑自然暗暗地灭亡。

正在西方净土里,以如来的法味资养心神,六种神通马上具足。三十七品助道妙法,应念之间都能圆满成绩。三十二种随类应化身,周遍十方刹土度化一切万物,环游缭绕于六道众生之间,普各处教养各类根机的有情。不动一个心念,而遍行各种三昧妙用,遍洒正定之水于三千芸芸众生,引诱众生出离三界火宅,自利利他,皆悉圆满。

因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,实在是摆脱的要门,乃是修行的捷径。所以,通常了义的大乘佛法,无不指回净土。

不管以往的贤哲以致未来的圣人,本人和他人都要发愿往生,这是由于但凡要度化他人,先必需要可以自度的原因。

呜呼!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只要一失人身,生怕就要万劫深深地悔恨。因而本日我带领大海众,各念谢天谢地,百声千声,以致万声,回向一切一同修习净土秘诀殊胜人缘的众生,愿生彼国西方净国。

并擅自地盼望莲池胜会,正在黄金为地的净土中宣传张明佛法的佛菩萨众,能以清净的光亮照射帮助我们,使我们肯定到达往生净土的愿望。如斯顺水推船,再加上船桨划行之功业,即使是十万亿疆土之悠远,还不用再多作无益的劳累,就能够轻易地到达。'

宗赜有一天梦到一名戴著玄色头巾的白衣居士,风韵相貌清爽美好,约三十岁摆布,拱手作揖向宗赜说:‘我想要参加莲华胜会,请帮我书写一名席位。'

宗赜因而掏出莲会的名录,问说:‘叨教是何姓名?'回覆:‘普慧。'宗赜帮他书写进会后,这名白衣又说:‘我的家兄还恳求书写一个名位。'宗赜问:‘令兄何名?'答说:‘普贤。'才一说完,就隐没不见了。

比及宗赜梦醒以后,通知诸位长老盛德说:‘《华严经》(离人间品),有普贤、普慧二大菩萨,帮助宏扬佛法,我本日设立建设莲华胜会,一同期愿往生西方,感得两位大士公开相助,因而决意就以此二大菩萨为莲华胜会的会首。'因而远近的众生皆神驰而受教养。(莲宗宝鉴。乐邦文类)


参考资料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